各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夯实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现依据学校《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就推进院级科研创新团队相关工作 通知如下:
1.培育周期: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周期为叁年,每年开展绩效评估, 各二级学院需对院级科研创新团队提供过程指导服务,并开展年度绩效评估工作。
2.建设经费:各二级学院针对院级科研创新团队预算建设经费 5 万元/年,专项用于助力科研创新团队特色发展,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
3.对于在院级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团队,建议在年度绩效分配中予以考虑,并优先推进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此外,请各二级学院积极为团队开展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等工作搭建广阔平台,并大力推介团队成果。
4.请各二级学院及时跟进和密切关注团队工作开展情况,协同团队共同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助力团队稳健发展。
望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积极推动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夯实创新团队支撑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学科优势,学科优势重塑专业特色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附件:首批院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名单
科技与服务地方处
2025年3月17日
附件:首批院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名单
序号 | 学院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1 | 经济管理与电商学院 | 产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科研创新团队 | 黄明田 |
2 | 经济管理与电商学院 | 数字贸易产业技术应用科研创新团队 | 侯静怡 |
3 | 信息工程与物联网学院 | 智能电子技术创新团队 | 邢婷婷 |
4 | 旅游管理学院 | 健康旅游开发科研创新团队 | 王兆成 |
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研究创新团队 | 王结发 |
6 | 新能源工程与汽车学院 | 高安全性动力电池技术应用科研创新团队 | 解晖 |
7 | 信息工程与物联网学院 | 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应用科研创新团队 | 杜小甫 |
8 | 艺术与时尚创意学院 | 数字媒体产业智慧文创科研创新团队 | 张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