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德育论》 金雁,杨柳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19浏览次数:5021

金雁:(1971.12-),女,浙江义乌人,教授,现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州市“十佳”理论工作者和首批 “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学名师

杨柳:(1960.6-),男,浙江桐乡人,教授,现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湖州市首批 “五个一批”人才

《和谐德育论》 金雁,杨柳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月第1版。此书系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的省社科规划资助课题成果。获得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优秀著作奖、第六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评选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和谐德育”概念的科学内涵、“和谐德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论述及其特点作了有创见的论述和系统化的梳理,进而对“和谐德育”理论的价值论、方法论、发展论及其前景作了较为深刻的理论阐述,可谓会通古今,兼论中西,观点鲜明,富有新意。尤其是关于“和谐德育”的价值论、方法论、发展论三章和结语部分阐述都相当深刻,得到省哲学社科规划办学术专著出版评审专家肯定:“堪称为一部优秀的学术专著,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教育颇具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著作基本框架结构:本书由八章四大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和谐德育立论的意义与内涵。

第二部分由一、二、三章组成,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德育思想、西方文化中的和谐德育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和谐德育思想三个角度,系统地梳理、分析和谐德育思想的渊源与流变,并对中西方和谐德育思想作出现代诠释。

第三部分由四、五、六章组成,主要从和谐德育价值论、方法论、发展论三大方面,实现和谐德育体系的整体性建构。

第四部分为结束语,主要站在和谐德育建设的视角,思考走向未来的德育。

著作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一是从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存在关系角度,研究德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适应、超越问题,真正体现德育变革的诉求根源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专著在力求以整体性思维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的同时,重新解读了德育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关于德育本真内涵与新时期的拓展问题,关于德育内容、功能、环境、过程、评价等的内在和谐性问题。但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并未陷于德育一般理论的套用,也没有对德育难题开列具体“药方”,而是牢牢把握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的共生点和切入点,力图将揭示德育规律、转换德育理念和建构德育新体系的活动提升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真正体现德育变革服务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这也从一个重要方面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又为德育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二是从人的和谐性要求出发,把对人的重新认识作为和谐德育研究的起点,并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和谐是一种良好的关系状态,是一个主客体统一的概念;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评价,与人的需要相联系;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必须考虑人的需要。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和谐”理论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人”。“人”是和谐德育研究的起点,也是和谐德育研究的全部意义。本书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然后从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两个维度展开论证,既抓住了重点,也突出了难点。

三是立足整体,对和谐德育全新的德育理念、德育模式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它突破了当前关于德育新形态的探索――大多限于从德育要素的某一方面出发,而不是从德育体系的整体出发进行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书系统研究了和谐德育价值论、方法论、发展论以及走向未来的德育等问题,同时,特别关注了社会道德秩序和学校德育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是站在一个新的层面与新的视角对德育的审视,以求深化我们对德育本质、特征与功能的认识,推进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是从德育实践的需要出发,在对德育与文化同构关系的解读中尝试设定德育创新发展的文化路径。本书把德育视为一种文化存在,德育的文化属性要求我们以文化思维认识德育和从事德育。对和谐德育产生的历史探源,对和谐德育发展时代课题的认定都确证了德育的文化性质,体现了德育与文化的同构,也代表着以文化的视角重新阐释德育,实现德育的文化观照。